欢迎您访问郎溪中医院 服务热线:0563-7021099

护理园地
Nursing field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之——耳针法(耳穴压豆法)

发布:郎溪县中医院日期:2015-09-10浏览:3444次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评估:

1.1 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 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 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 心理状况。

2.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告知

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作程序:

6.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 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耳穴。

6.3 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 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6.5 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 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7 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

7.1 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 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7.3 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电话:0563-7021099  地址:安徽省郎溪县亭子山路99号(郎川大道与亭子山路交汇处,即新郎中西大门向北200米处 )
急救拨打120寻呼平台指定选择中医院 急诊科电话:7017238 / 7017207
Copyright © 2024 郎溪县中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08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