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郎溪中医院 服务热线:0563-7021099

中医保健
Chinese medicine

母乳喂养宣传手册

发布:郎溪县中医院日期:2016-09-08浏览:1264次
 

母乳喂养是宝宝人生良好开端,作为任何一位母亲,与生俱来就有哺育孩子的天性。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天然食物和养分,是任何食物所不能比拟的,只有母亲的乳汁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需要,本手册旨在于让更多的妈妈接受和遵从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好处:

1.对孩子的好处:营养、防病,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物,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含有免疫抗体。

2.对母亲的好处: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和贫血,帮助妈妈恢复体形,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几率,延长生育周期,避孕。

3.对家庭的好处:方便经济,增加母子感情,促进家庭和睦。

4.对社会的好处:有助于小儿智能、社交能力的发育,有助于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

母乳喂养持续的时间:

纯母乳喂养是指除母乳外不给新生儿添加任何食物和饮品。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等都要求纯母乳应喂至六个月,母乳喂养最好到两岁或以上。

该做法的重要性是:1.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2.预防奶涨3.减少乳头错觉及婴儿过敏4.避免因添加了非母乳外的食品减少婴儿吸吮次数而引起的母亲乳汁分泌不足5.增加婴儿免疫力,预防感染。

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

1.有助于保持新生儿的体温2.减少哭闹,增加母子情感连接3.刺激母亲早下奶,让新生儿学会怎样吃奶4.增进母子感情5.促进宫缩,减少出血。

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1.可以充分保证按需哺乳,促进乳汁分泌2.可增加亲子依附关系,提升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促进母乳喂养成功3.母亲可以学到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4.减少新生儿交叉感染的机会。

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按需哺乳即当婴儿饿了或母亲乳房胀了就应该喂,按婴儿或母亲的需要喂,不规定时间和次数,频繁有效地吸吮乳房,促进乳汁分泌,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母婴同室,按需哺乳,频繁有效吸吮,充分合理营养,良好的情绪、充足的休息。

 

 

母乳喂养的方法

正确的喂奶姿势是“三贴”: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妈妈用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妈妈的肘部托住宝宝的头颈部,宝宝的上身躺在妈妈的前臂上,这是宝宝吃奶最舒服的姿势。

正确托起乳房的方法:用手“C”字形托起乳房,食指支撑着乳房的基底部,靠在乳房的胸壁上,大拇指放在乳房上方,两个手指可以轻压乳房改善乳房状态,使婴儿容易吸吮,托乳房的手不要在太靠近乳头处。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嘴张大,下唇外翻,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面颊鼓起呈圆形,婴儿口腔上方可见更多乳晕,婴儿慢而深的吸吮,能看到或听到吞咽。

母乳喂养的技巧:

1.用乳头挠弄宝宝的小嘴唇

一旦母婴都处在感觉非常舒适的体位,妈妈就可以用乳头轻轻抚弄宝宝嘴唇,等婴儿小嘴完全张开——直到像打呵欠那样大大地张开小嘴为止。

2.嘴乳衔接

一旦宝宝大大地张开了小嘴,就把婴儿向妈妈靠近。妈妈不要将自己的乳房去接近宝宝的小嘴,更不要将宝宝的头部推向乳房。

3.嘴乳衔接的检查

婴儿正确衔接乳头的表现应该是嘴唇向外凸出(就像鱼嘴一样),而不是向口腔内回缩。妈妈还要检查婴儿有没有吸吮自己的下唇,妈妈牵拉下唇就能检查出婴儿是否在吸吮下唇和舌头。

4.给宝宝留点呼吸空间

宝宝衔接乳头后,如果乳房组织阻塞了宝宝的鼻孔,妈妈用手指轻轻地向下压迫乳房表面组织就能让宝宝呼吸畅通,轻轻抬高宝宝也能提供一点呼吸空间。

5.终止吸吮

如果宝宝吸奶完毕仍不肯松开衔在乳头上的小嘴,唐突拉开会导致乳头损伤。首先应该终止婴儿的吸吮,妈妈终止婴儿吸吮的方法就是用手指非常小心地插入宝宝的口角让小量空气进入,并迅速敏捷地将手指放入宝宝上、下牙槽突龈缘组织之间直到宝宝松开为止。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

减轻乳房胀痛:尽早开奶、下奶早期减少鱼汤、肉汤等汤类的摄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乳房、佩带乳罩,悬托乳房、服散结通乳中药

乳头疼痛: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

乳头皲裂: 改变喂哺姿势;喂奶完毕挤一滴乳汁涂抹乳头;使用乳头保护罩

宝宝吃奶急,爱呛到:

1.在喂奶的时候,尽量不要等到宝宝特别饿的时候再喂,这样能避免宝宝吃奶太急导致被呛到的情况发生。

2. 妈妈奶水充足的话,可以在奶水过多的时候停一停喂奶,用两只手按住乳头,轻轻揉一揉,让它回一下再喂宝宝。

3. 妈妈们尽量坐着喂奶,将宝宝斜抱着,让宝宝的头部稍高一点,让他放松。然后轻轻在他的后背拍拍,让他舒服地喘气。

 

 

电话:0563-7021099  地址:安徽省郎溪县亭子山路99号(郎川大道与亭子山路交汇处,即新郎中西大门向北200米处 )
急救拨打120寻呼平台指定选择中医院 急诊科电话:7017238 / 7017207
Copyright © 2023 郎溪县中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08471号-1